2023-08-09 12:33:40 来源:央广网
他是辛勤的园丁,在教育教学的海洋中为学生指引方向;他是亲切的爷爷,在暖心助学的道路上为学生点亮明灯。他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,也默默付出在资助学生的第一线,他就是李振佳。退休27年间,李振佳“耕耘”在助学路上,为300多名残疾贫困儿童插上“希望的翅膀”,52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,3000多名留守儿童有了“幸福家园”。
李振佳在整理图书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(资料图)
骑坏6辆自行车
帮扶300余名留守儿童
1996年夏天,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杨集镇的工作人员找到刚刚退休的李振佳说:“您一直都是个热心肠的人,我们想邀请您到镇里关工委工作,发挥余热,共同关心贫困学生。”
“我曾经做了13年的民办教师,深知农村孩子上学不易,退休后为孩子们做些工作,正好发挥我的余热。”时年55岁的李振佳二话没说,爽快地答应了下来,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7年。
从事关工委工作后,李振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帮扶镇里的孤残儿童。为了收集到第一手数据,27年间,李振佳骑车走遍了镇里的所有学校和乡村,骑坏了6辆自行车,摔伤了数十次。好几次,因为天气炎热,年迈的李振佳中暑休克在路边,幸亏有好心人帮助,才让他有惊无险。
掌握有关信息后,李振佳不顾年迈病痛的身体,一趟趟奔波于各单位,一次次地与相关部门沟通,为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四处“化缘”,为孩子们争取到学费和生活费,决不让一个孩子“掉队”。27年来,累计有300多名贫困残疾儿童得到了他的帮助。
有人劝他,年龄这么大了在家颐养天年吧,一天到晚骑着破车出去奔波图个啥?他却回答说:“孩子们的事就是我的事。虽然退休了,但是我这老骨头还能为他们做点事。看到他们开心地上学,以后有出息了,懂得回报社会、回报国家,我就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。”
筹措数十万元资金
52位学子圆梦大学
炎炎盛夏,正值高考学生放榜的日子。但几家欢喜几家愁,贫困孩子考上大学,无疑如一座大山,让家庭不堪重负。
“我细心接待找上门的孩子们,详实记录他们的信息,反馈给民政等相关部门,多方争取他们的帮扶。”李振佳说。
后来,《扬子晚报》面对全省的贫困儿童有了5000元的助学基金政策。得知消息后,李振佳欣喜若狂,他积极收集贫困学子的信息,为他们填写申请材料,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了进入大学的机会。
“多亏了李爷爷的帮助,是他积极筹措联系,让我有了大学的学费。”2011年暑假,父母残疾的王艳霞满含热泪地给李振佳写信感谢。
每个暑假都是忙碌而欣喜的。多年来,李振佳已为52名大学生筹措了数十万元的上学资金,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。
牵线10多所学校
为3000余名留守儿童寻梦
杨集镇地处偏僻农村,大多数家长都在外打工,仅镇上就有数百名孩子留守在家。对于镇里的留守儿童,李振佳牵手附近十多所中小学,制作了详细的留守儿童花名册,每年都及时对这些孩子定期走访,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。
为了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上兴趣班,李振佳协调了镇文化馆,腾出了几间房子作为校外辅导站。
在周末和寒暑假,李振佳的校外辅导站就开课了。讲故事、阅读、下棋……李振佳的校外辅导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,获得了孩子们的一致喜欢。
“老师都是我从学校里请的,他们都是义务来上课。我呢,也会给孩子们上阅读课和故事课。”看到留守儿童有了自己的“温暖小窝”,李振佳别提多高兴。
为了争取更多的书籍供孩子们阅读,李振佳顶着高温,搬运书籍,整理文化中心。辅导站里的孩子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都亲切地叫他“李爹”。
李振佳坦言,他的辅导站已经陆陆续续走进走出了3000多名留守儿童。他要在有生之年,把杨集镇校外教育辅导办成全县一流,市里有名次,省里有名气的辅导站,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获益。
关键词: